初三说明文:端午节_600字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 两千多年来,端午节一直是多民族人民锻炼身体、预防疫病、避瘟毒、祈健康的民间节日。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武节,相传是中国古代大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屈原投汨罗江的日子。 为他的国家而死。 两千多年来,农历五月初五已成为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

史料记载,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楚国大夫、爱国诗人屈原听到消息说: 秦军攻陷了楚国都城,他悲愤交加。 被刀割伤的他毅然写下最后的作品《怀沙》,投进汨罗江,为国捐躯。 沿河人们竞相划船打捞他的灵魂,并把粽子扔进河里,防止鱼虾吃掉他的尸体。 这种习俗延续至今已有两千多年。

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至深的诗篇深入人心。 人们“珍惜、哀悼、评述、代代相传”。 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人民从此把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与纪念屈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随着屈原影响力的日益扩大,始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端午节逐渐流传开来,成为中华民族的节日。

中国的端午节还有很多其他名称,如:午日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诗人节、龙日、 等等。 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们过节的习俗却大同小异。

内容主要包括: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挂菖蒲艾草,戴香囊,赛龙舟, 为孩子们提供武术、击球、秋千和绘画比赛。 除喝雄黄酒、吃咸蛋、粽子、时令新鲜水果等迷信活动逐渐消失外,其他习俗已遍布中国及周边国家。

中小学写作指导、写作材料、优秀作文及有奖活动

上一篇 下一篇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