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鱼钩》读书笔记_800字
在悲壮的25000里长征途中,发生了许多惊心动魄的故事。 其中《金鱼钩》让我读后久久难以忘怀。 故事发生在1945年秋天,红军进入草原。 由于三名年轻同志患有肠胃疾病,为了不影响大军行军,指导员让炊事班长留下来照顾他们。 班长和三个病人每天只能行走20多里路。 每次到达营地,班长都不休息就开始到处寻找食物。 因为草地上没有东西吃,他只能挖草根。 ,然后用剩下的几根青稞面给他们做饭,但是他只坚持了不到半个月,就把青稞面吃完了。 饥饿威胁着他们。 就算班长到处找杂草、挖树根,光吃这些怎么能吃饱呢? 看着他们一天天消瘦,班长急得整晚都无法合眼。 有一天,班长正在河边洗衣服,突然看到一条大鲤鱼从水里跳出来。 他灵机一动,赶紧找来一根缝衣针,弯成钩子,钓到了一条大鱼。 让三位同志钓到一条大鱼。 我吃了新鲜的鱼,喝了鱼汤。 从此,大家每隔几天就能吃一次鱼。 但细心的小同志注意到,吃鱼的时间里,老班长从来不和他们一起吃饭。 他暗暗观察,明白老班长也是等他们吃完饭,才悄悄吃掉他们剩下的食物。 他我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班长就这样照顾他们,他们的健康状况逐渐好转。 可就在他们准备走出草原的时候,不幸却发生了。 班长因长时间吃不下东西,饿晕在草地上。 三个年轻同志赶紧去钓鱼给老班长熬汤,但班长还是死了。 读完《金鱼钩》,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后来,当小同志得知老班长正在吃他们剩下的食物时,他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读完这篇文章后,我的喉咙就像被鱼刺卡住了一样,窒息。 我仿佛看到老班长手里拿着一个搪瓷碗,嘴里嚼着鱼骨头。 这种为他人牺牲的精神是多么可贵啊! 在恶劣的环境下,为了养活其他同志,自己却挨饿。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少有人能做到这一点。 回想平时,我们经常把米饭撒在桌子上。 饭后,我们的餐桌上到处都是米饭,我们常常把不喜欢的食物扔掉。 现在想起来,我真的感到非常羞愧。 我深深体会到,我们今天的幸福来之不易,是先烈们用生命换来的。 只有努力学习,珍惜日常生活,才能无愧于老班长,无愧于那些为建设新国家而英勇献身的人们。 烈士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