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坚持_1200字
第一次听陈绮贞的歌曲是在2006年的三四月,那是一个温暖湿润的春夜。 我无意识地翻开某一页,听到了不紧不慢的旋律。 那是一种轻柔的弹奏吉他的声音,极其随意、自然。 然后我就听见一个清亮甜美的声音在唱:
这里的风景如你一样难以捉摸
今天下午我坐在九份的路边
>这里的空气很新鲜
这里的感觉很特别
仰望天空,把我的思念寄给你
……
当时我一点也不喜欢这样的歌词,甚至觉得有些乱,但能像童谣一样在她嘴里轻轻吟诵,就很好了。
那年夏天,我迷上了安妮宝贝,去上海买了《彼岸花》。 漫长的暑假期间,父母双方都外出打工。 我记得有一个场景是那么清晰,就像一部又黑又透明的胶片在我的大脑里慢慢显影:晚上,我独自靠在床头,看书,听着陈绮贞的《岛》,仍然听着。 如此简洁的伴奏,偶尔还有弹吉他的声音。 歌词也很纯粹,但思绪却像一缕缕薄烟一样飘浮在其中。 它逐渐与阅读融为一体,逐渐挖掘、沉入内心的一个山洞,去探索另一个世界。
而那个寒冷的冬天,当我在暖气暧昧的大酒店吃年夜饭时,耳机里就响起了《after17》:
一步步走过来 昨天的我还很幼稚。
我的幼稚给了我勇气。
电视上每天都有新玩具出售。
我的玩具是我的秘密。
从那天起,我就做出了自己的决定。
从那天起,我不会轻易接受任何人的邀请。
从那天起,听我说。
当我17岁以后
……
陈绮贞大概是为了纪念自己的高中生活而创作了这首歌。 那种慵懒、彷徨、热情、焦灼的情绪,在她吐出的每一个字里,都轻柔地流露出来。 整首歌比其他作品更干净、更通透,就像一个孩子在噩梦中低声诉说着过去的所有情节。 脆弱的坚持和深深的恐惧,慢慢地穿过唇齿之间的微小缝隙,在耳朵和大脑中构筑起一条简单的路径。 走出充满浓浓暖意的大厅,我突然感觉脸颊泛起红晕。 我轻轻地叹了口气,温热湿润的液体从我的嘴里流了出来。 脖子上还挂着耳机,歌声还在一遍又一遍地播放。 到了楼上的楼梯层,往下看,可以看到一楼大厅灯火辉煌,人山人海。 歌曲的结尾是双簧管平静而柔和的声音,就像春天的阳光小心翼翼地包裹和包围着我裹着厚棉衣的身体。 然后,双簧管的声音轻飘飘地飘过孩子们的嬉戏声和喧闹声。 我闭上眼睛,静静地思考歌曲背后的面孔。 不由得露出了一群快乐天真青少年的形象。 这种猜想,就像看到一勺白糖泛起的圆形涟漪,缓缓而优雅地沉入咖啡深处。 它非常温柔、令人安心。
晚饭后,偶尔看一些娱乐报道。 大多是歌手高调、粗俗的表演和记者粗俗、毫无意义的报道。 然而,陈绮贞却很少进入窥探和被窥探的圈子。 她只是始终坚持着自己纯粹朴素的风格,缓慢而优雅地写着、唱着,静静地构建着自己的华丽与魅惑,将自己的才华运用得淋漓尽致。 伸展到最大程度。
生活不一定就是这样。 凭借自己的纯洁、喜悦、坚忍和悲伤,在繁华的番城中,人们可以纯洁得如新生。